第366章 不要步他后尘-《踏枝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墨干了,林繁收起檄文,又行一礼,这才戴上斗笠,出了雅间。
    外头,师爷一脸好奇地看着与他。
    看不清模样,只能猜个大概,等那人下楼,师爷才进雅间。
    “大人,”他问,“那位是……”
    “一位故人之子,”谢羽道,“与他写了篇文章。”
    说着,他推开了临街的窗户,看到林繁出了鼎香楼,身形融入往来的百姓之中。
    谢羽失笑着摇了摇头。
    他想,林繁也没有夸大其词。
    林繁若想走,官州是留不住他的。
    夜色浓重,林繁回到了祁阳城。
    永宁侯正在府衙等他,待他读完谢羽这篇檄文,连连拍着大腿叫好。
    檄文,比得就是大嗓门,把自己的正义与对方的不义之举喊出去,喊得比雷声响,振奋己方军心,打击对方士气。
    谢羽这篇,那真是雷霆万钧。
    这种气势,除了文章内容,当然也包含谢羽那磅礴的字体。
    这里已经安排好了经验丰富的雕版师父,力求把这份磅礴完完整整地刻出来。
    一夜之间,付梓无数。
    先在祁阳城贴好,而后传到祁阳府各处,另送进京。
    同时,附近州府境内的书院、学社,一概都没有漏下。
    不过数日,这篇由谢羽主笔的檄文,迅速传了开去。
    当然,也送达了京城。
    安北侯与冯将军是在半日前抵京的。
    大军班师回朝,当日百姓们送行时摩肩擦踵,今日迎接时亦是人头涌动。
    大街上,人挤人的,只是,他们谁都没有看到永宁侯父子与定国公。
    “造反之说,莫不是真的?”
    “要真是反贼,肯定得一并抓回来。”
    “也是,没有一块回来,指不定里头有什么内情……”
    百姓之中,嘀嘀咕咕。
    马上,董侍郎的脸,跟刷了层白及浆子似的。
    那日,他积极主动地请命出城迎接。
    这活儿大抵在旁人看来,就是个烫手山芋,因而无人与他抢,董侍郎简单收拾了行囊,一路往西,紧赶慢赶地去接大军。
    第(2/3)页